這其實是兩年前的上課筆記
今天不知道要分享什麼
就看之前自己的草稿檔案有哪些還沒分享
就挑中這個了
上課的老師是台北麗采蝶茶館的Victor老師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茶藝三元素:茶 器 人
泡茶三元素:溫度 時間 注水
水是茶之母
最好的泡茶水是流動的水 因為空氣含量高
泉水優於江水優於井水
硬水的鎂鈣含量高 會讓茶的礦物質出不來
不適合泡綠茶 比較適合泡紅茶 所以英國人愛紅茶
以酸鹼度區分 ph6.2~6.5的弱酸性水泡茶較好
水的質感與味道差異極多
課堂上試喝了三種不同水
泰山純水: 口感粗糙 沒有味道
ph9.0:口感細緻 甜 略帶土味
FUJI:礦物質多 質地綿 沉
但以上三種因為都是用塑膠瓶裝的
所以味覺敏感的人都還喝得出塑膠味
不同材質煮水器會讓水質變好
銀器優於銅器(但會有銅臭)優於鐵器(不適合煮泡清揚的茶)
陶器可去雜質但會有土味
熱水瓶煮酒的水會變死水
炭火煮水比明火煮水 溫度緩和上升 活性較好
時間
要學會心算讀秒
泡茶小壺(150cc)誤差不要超過5秒
大壺(500cc)誤差不要超過30秒
溫度
要學會從煙判斷溫度
100度會直衝
隨著溫度下降 煙會變軟
到80度幾乎沒煙
泡茶前要溫壺
否則熱水注入 溫度就降10~13度
課堂上實驗注入未溫壺的鑑定杯 30秒就降15度
茶壺
茶壺的材質厚薄會影響溫度的導熱性
壺的腰身高低
壺裡是否上釉(有釉溫度傳導快)
壺的大小
只是第一堂課的收穫就勝過我過去十幾年學茶的經驗
果然是學習不付費永遠學不會
本來兩小時的課
老師上的意猶未盡
每次都超過快一個小時才下課
要不是要回家帶小孩
還真想繼續上下去